发布时间:2025-10-17 11:28:16    次浏览
差评?怕受店主骚扰!好评?自己心有不甘!怎么办? 差评?怕受店主骚扰!好评?自己心有不甘!怎么办? 电话骚扰 电话骚扰 短信骚扰 短信骚扰 差评“送”寿衣 差评“送”寿衣记者井春冉董景娅核心提示网购的买家评价环节曾是让无数“剁手党”为之兴奋的安排,“网购买家也是上帝”,“我花钱我做主”。然而,图片与实物难免存在差异,当买家行使“差评”权时,问题来了:店主频繁沟通要把评价变成清一色的好评,买家不堪其扰。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台国内首部网络交易的政府规章—《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强迫买家改评价可罚两万元。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今年将颁发电子营业执照。1调查买家:差评遭骚扰恐吓不敢给差评“我实在是受不了了,那个店主天天打电话,实在没办法才把差评改了。”昨日,杨先生谈起去年夏天网购的一件T恤衫仍连连摇头。去年杨先生在淘宝上买了一件价格为39元的T恤衫,洗后却发现掉色、变形、缩水,便上传照片给了卖家一个差评。从此,每天打开手机就是淘宝店主的短信:“亲,麻烦把差评改改吧,我给你返还20块钱,您也知道39元不可能买到什么好质量的衣服。”除了短信,杨先生还不停地接到电话:“拜托兄弟改改吧。”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该店给出的返还金额由20元涨到80元,实在不堪其扰,杨先生把差评改成了好评。与杨先生遭受的温柔攻势不同,于先生因为给淘宝店主差评,竟收到了恐吓短信:“你的姓名、电话、地址、邮编已通过邮件群发、帖子群发、博客群发等一切方法批量发送!差评后停止。”原来于先生在一个名为“美橙名表折扣”的淘宝店铺买了一块手表,拆开后发现是假货,便给了差评。从此,他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撤销中、差评后停止呼叫!否则呼死你!永不停止!”直到淘宝查封该店铺,事情才算尘埃落定。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对网购的产品质量不够满意,考虑到安全和隐私问题,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郑州市民李女士表示,自己网购的历史已有五六年,但从来不给差评。“网购的店主要记恨上你,麻烦就大了,你留的电话地址可都是真的,太恐怖了。”也有人说:“那些好评都是刷出来的,也没啥可信度,我都从来不评论。质量好下次还来,不好就自认倒霉,下次换店。”对此,有业内人士发帖称,网上买东西一定要看差评,如果觉得差评能接受就买,好评90%都不可信。“只有那些有晒单的好评,才有可能是真的。”卖家:情非得已刷好评属不得已因为网络商品交易虚拟性强,消费者在网购时最重要的购买标准是看卖家的信誉度。网购店铺的“差评”“好评”,是网站创建多年以来逐步建立的一套信用评价体系,是买家购物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好评多,卖家的信誉度就高,就会有更多的买家愿意购物;反之,如果卖家很少有买家光顾,或者负面性的差评多,店铺的信用和人气只会越来越低。 今年26岁的张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她在淘宝经营一家母婴用品店铺,已经3年。在被记者问及一般遇到差评是如何处理的时候,她简洁明了地说:“其实就两个字,沟通。”据她介绍,差评对一个店铺还是很有影响的,如果有差评或者差评太多,店铺就不能参加淘宝组织的一些推广活动。如果差评太多,淘宝对于卖家还有很多的处罚措施,甚至可能会关店。所以,差评对于很多卖家是避之不及的。“一般来说,若遇到差评,淘宝卖家一般会选择电话沟通、返现、送小礼物、不满意全额退款等形式挽回。”这种诱惑买家改评价的方式,是否符合淘宝管理规定呢?张女士说,一般卖家返现的时候会用另外一个账户给买家打钱,不会直接用收款的账号。“没办法,现在有一些职业差评人专门靠这个挣钱,为了店铺荣誉也只能这样做。”某运动品牌淘宝网旗舰店店主林先生说:“淘宝店铺呈现出优胜劣汰的现象,呈现已经做大的店会越来越大,小店则越来越小的趋势。我觉得,一个店铺不停地刷好评刷信誉也有可能会死,但是不刷的话,肯定死路一条。这就是很多店铺选择刷好评、改差评的原因,也属不得已吧。”2分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参与三方都不能任性浙江杭州出台的管理办法规定:网店要公开营业执照。从事网络交易的经营者,应依法办理工商登记。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开展经营的,应当向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交工商登记信息。否则,将面临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管理办法还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骚扰或者威胁消费者,迫使其违背意愿作出、修改商品或者服务评价。骚扰或者威胁消费者,迫使其违背意愿作出修改商品或者服务评价的,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但是,作为消费者的买方也不能随心所欲给差评。管理办法要求,买家对他人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恶意评价或者诋毁,或者进行虚假投诉、举报;恶意实施批量购买后批量退货或者拒绝收货等行为,损害他人利益等行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作为网络交易的第三方平台,应当对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网络交易经营者的经营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发现网络交易经营者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或者失效的经营主体资格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平台服务。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日前谈及网购假货问题时曾说,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电商平台也要负责。网络交易属于“非见面交易”,信息上的不对称容易导致贩假售假易、消费维权难。3说法办法出台对买卖双方都属利好但仍需配套措施作为国内首部的政府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杭州市出台管理办法有什么意义?记者采访了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俊业和广东鹏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包岩岩。张俊业说:“管理办法的出台代表了一个趋势,网络毕竟不是法外之地,从此电子商务交易有了更清晰的边界线。管理办法为肃清网络交易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又有法规规定做后盾,无论对买家还是卖家都是好信息。”他解释说,管理办法对买卖双方和第三方平台都有约束,买方不能恶意差评,卖方需要在工商局登记统一管理,第三方的交易平台需承担审查义务。同时,张俊业也谈到了恶意差评的问题。他说,对于职业差评人,若其以在团购网站平台上给予差评来威胁商户支付钱财,是明显的违法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敲诈勒索,当达到法定的数额较大或者次数较多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构成犯罪,需要严肃查处,管理办法的出台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最后,张俊业也提出建议,杭州出台的管理办法运行后,经过调研分析,国家可以考虑出台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真正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东鹏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包岩岩认为,从管理办法的内容来看,首先明确了网络交易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网购消费者三方网络交易主体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为网络交易提供了明确的游戏规则,规范了网络交易秩序,为三方网络交易主体划定了“红线”。同时,该办法还要求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可信度交易环境,包括建立网络交易经营者信用信息系统,为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网络经营者商业秘密的保护等。“只有构建良好的网路交易环境,才能保障网络交易顺利进行,管理办法出台对于规范网络交易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包岩岩也表达了担忧:作为一个新出台的政府规章,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其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仅靠一部政府规章显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任何法律法规的生命力都在于实施,要想将管理办法落到实处,还需要配套完善的措施,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需出台落实相应的配套方案和措施。4本地河南今年将颁发电子营业执照省工商局局长周春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交易的监管还要坚持宽松的原则,应当是一种鼓励和服务,而不是一种遏制,还是要让市场发挥作用。”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网络交易监管,河南已经在先行先试。据周春艳介绍,去年国家批准河南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要在全国拿出监管电子商务的经验来,要在试点中探索出网络商务主体怎么可信、客体怎么可信、环境建设如何可信、什么是网络可信环境。周春艳透露,郑州市工商局已率先成立网络监督管理分局,有了网络交易的监管队伍,开发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软件,可实现在线监管,其探索的经验将在全省推广。目前,郑州正对电子商务主体开展“贴标链接”,作为一种在线备案,点击进入就可查询到公司的注册信息。“今年我省就要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目前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周春艳说,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主体希望有一个合法身份,主动提出“办证”。我省是国家工商总局确定的首批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技术标准,有关设备的招标采购和软件开发已经基本就绪。目前,网络监管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中。